《镇江节能报2014年4月刊》

产业转型带来的市场风险

作者:华 柳
【字号:
阅读次数992

产业整合、行业调整对后续公司定位和发展带来的影响:

自美国、欧盟对华双反后,2013年年初市场一度出现萎靡,致使整体出货量急剧下滑,导致价格在1个月之内下降了近10%。如此,国内所有厂商均面临亏损,几乎所有上市大厂商的财报数据均为负数,成本和技术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纷纷停产或者“休克”,部分公司被迫重组甚至宣布破产倒闭。产业转向终端,电站开发成为产业的新亮点,制造端小厂迫于生存为国企和订单充足的公司做代加工,降低了生产投资的成本。另外因为组件以及逆变器的成本下滑,尤其是逆变器,使整体的电站建设成本下降,促进了公司在电站业务端的发展。虽然近阶段市场有所回升,但是产业链往下游转换也会影响公司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决策,另外也会影响各大主辅材料的价格和账期。

全球市场大范围的波动、国内国际市场的转变以及支持政策的反复调整,多元化市场取代单一市场:

金融危机过后,美国率先走出阴影,欧盟除德国一直独秀外均比较被动,日本因为核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发生大范围的波动。此轮波动对我国的光伏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,加上因为环境恶化(雾霾天气长期笼罩全国)的因素“迫使”国家加大光伏的支持力度,7-11月各主管部门轮番发布支持政策,并推动落实。整个行业出现转机,市场有原先寡头的欧洲市场转向以中、日、美为主的新兴多头市场。加上截止到2013年的一些政策调整,促进了行业第四季度出现前所未有的抢装。这种大范围的波动对公司有利有弊,利在于推动电站建设,加快生产制造的发展;弊在于行业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逆向转化,导致组件供货出现紧张,直接影响项目施工、验收等,影响整体收益。但是2014年年初西北由于天气的因素第一季度基本没有开工,华东、华南部分省份随大肆宣传分布式,但是也是雷声大雨点小,所以第一季度许多公司一直处于制造库存在第二季度释放,对于库存还是对不少公司造成不小的压力。

光伏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改变了行业的格局:

德国市场70%为分布式,国内70%为西部地面电站,相对两个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主要的表现形式均较为单一。2013年通过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,主推分布式,并规划2014年分布式的装机达到8gw。另外农业大棚、光电建筑一体化以及小型离网和户用系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,使整体的光伏表现形式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。后续针对西部电站涉及到诸如限电、并网等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,另外针对不同形式的光伏电站表现形式,除国家的补贴政策外,地方也给予了较大的政策鼓励,起到了很好促进的作用。对于公司而言,投资选择性更多,一方面可以选择公司擅长的方向继续加强,一方面也可以从性价比和多元化的角度有更多的选择。其中主要的风险在于后续政策变化的时间,因为光伏投资资金额较大,资本回收周期长,一旦政策变动和各类表现形式的成本有大范围的波动,对整体的盈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解决方案:

在解决方案端实际上这个阶段存在一些瓶颈,随着电池组件的效率逐渐接近理论效率,提升的技术的方案虽然较多,但是大多投入成本较高,提升甚微。产能扩充也不能立竿见影,后续可考虑资源互换的方式,整合产业链,扬长补短,与其他领域领跑的公司形成互补,达到合作共赢,利益互享的目的。提升公司本身的研发能力,保证产品质量,在市场端打造强有的销售和售后团队,为管控因为市场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保驾护航。